——讀懂中國經濟何以破浪前行④
2025年07月19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步步破局探路,告訴世界:抵御風險無須封閉自守,各國完全可以在融入世界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以“鏈接世界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正在北京舉行。鏈博會搭建起中外工商界合作共贏的大舞台,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多家中外企業及機構圍繞“鏈”字做文章,在鏈博會上“找朋友、找伙伴、找應用場景、找解決方案”,共享開放中國的無限機遇。
“中國供應鏈是個奇跡。”美國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本屆鏈博會開幕式演講中的話,道出了開放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國際媒體評價,鏈博會展現了中國作為“全球自由貿易捍衛者的形象”。今日世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風愈吹愈烈,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決以自身開放為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貢獻正能量。這一抉擇,是中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基本經驗,也是歷史向前邁進的必然邏輯。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曾表示,中國的變化源自對外開放,這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轉型故事。從深圳蛇口開山炮響,到如今自貿試驗區“雁陣”齊飛,中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奇跡。今天,盡管國際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中國開放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從未動搖。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不斷壓縮、《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總條目達1474條、20項穩外資政策舉措出台、海南自貿港即將實現封關運作、上海自貿試驗區77條試點措施復制推廣……中國正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
持續落地的開放舉措不斷轉化為發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在復雜的外部環境背景下,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9%,外貿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中有升﹔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4.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十三五”期間總額,持續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更足。
開放中國源源不斷賦能全球發展。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穩居貨物貿易“世界第一”。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單方面免簽和過境免簽國家已分別擴大到47個和55個,與各國攜手發展的道路正越走越寬闊。
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其全球意義不僅在於分享發展機遇,更在於為各方直面時代挑戰、共同走好開放發展之路增添了信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國際上一些人心生疑問:開放之路,能否繼續走得通?回答時代問題,中國開放實踐因其發展規模和活力而更具說服力。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以一種可感可知的方式向世界表明:發展之路上,開放從來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面對保護主義帶來的嚴峻挑戰,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步步破局探路,告訴世界:抵御風險無須封閉自守,各國完全可以在融入世界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開放是鍛造經濟韌性的支點,是打破發展桎梏的鑰匙。中國將攜手各方共走開放發展之路,不斷為全球發展匯聚活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添動能。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9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