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本报记者  孙秀艳  杨彦帆

2022年10月14日07: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一个个民生亮点,构成一幅幅幸福美好画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民生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连年增长。

“今年丰收又增收,田间指导到位,补贴力度大,夏粮加秋粮,亩产过吨,今年种粮挣了30多万元!”河北省邱县新马头镇韩庄村种粮大户黄银辉算起账,“政策托底,种粮有信心。县里落实国家补贴政策,3次向种植户下发一次性种粮补贴,每亩收到41.44元。我还享受到耕地地力补贴,每亩有95.41元。”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十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超过六成,比2012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

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实际增长78.0%。

——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今年1月,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开通试运营。高速通了,旅游火了,为沿线群众带来了更多商机。

这十年,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相继建成。2012年到2021年底,全国铁路、公路增加里程约110万公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95%。

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成为解决城市病的突破口,口袋公园、绿道建设让居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有了更多去处。在乡村,借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8亿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日益提升。

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便利可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就近看病更方便。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不断健全,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教育资源更均衡。2021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各地义务教育资源基本均衡,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东、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基本持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我国不失时机地推动生活性服